第一篇:班主任如何培养小学生责任感
班主任如何培养小学生责任感
通过培养学生责任感的这个模块的学习,让我感觉到培养学生责任感是很重要的。当前孩子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集体、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意识,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责任感不强等缺乏。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必从小开始,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工作。为此,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在当前形势下变得尤其重要。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
1、教学学生有爱心
“爱”人也是一种责任。一个有责任的人,心中充满爱,有了这份爱,才能爱人、爱己、爱国,有了这份爱,他才不吝啬向别人伸出援手,才会关心别人,关心社会。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注重对学生爱的意识的培养。爱不仅仅要爱惜自己(珍惜生命),还包括充实自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有利于社会。这里的“爱”,包括了学生对父母的责任,自身的责任,甚至于社会的责任。
2、让学生体验
学生并不能很正确的判断自身的价值,也并不能了解一份责任心对其人生的重要性。我们这些播种的人,有必要让学生体验到“我要做一个有责任的人”,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也是我们学校教育的支点。在平日的课堂中、课堂外我经常教育学生做一些小事,例如:把自己的铅笔借给同桌用,扶起一个摔倒的小妹妹,在教室内就餐时帮助值日教师发餐具等,从受助者的感激中,让他们体验自身的价值,原来我的存在对别人有那么大的帮助,从而提高学生的责任感,我们的职责应当是唤醒学生蕴藏在内心深处的这种巨大热情,这种热情,既可以外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技巧的动力,同时又会使他们逐步认识自己,了解世界,明白将来怎样融入社会。
3、与学生沟通
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不是学校教育单方面的问题,我们有必要与家长、社会相联系,为我们学生创造适宜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弘扬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社会环境对学生责任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现在的独生子女缺少与朋友、邻居、兄弟姐妹之间的沟通,所以,让我们的家长、社会有了责任感,才能配合老师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作为多年班主任的我利用班会进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还让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在学生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看一些历史名人中具有责任感图画、文字等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总之,无论在学校、家庭、社会都要处处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从小在心中具有责任感。懂得责任的重要性。
第二篇:小学生责任感培养之我见
浅析小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吉林省安图县万宝中心小学王丽河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培养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已成为教育工作的主流,责任心的培养正在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如果一个班级的绝大多数学生都有较强的责任感,那这个班级一定是个勤奋好学、团结协作、珍惜集体荣誉的优秀班集体,反之,则会变成一盘散沙,很难形成良好的班风。当前孩子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集体、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意识,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责任感不强的现象。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可以说是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命运,决定着学生的人生。为此,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在当前形势下变得尤其重要,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第一,教育小学生自己做事自己当。
儿童做错了事,责任是他自己的,改正错误,接受批评乃至惩罚也理应是他自己。应教育儿童自己承担责任,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教育他们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老师提出的要求,上课用的东西,要自己记住;上课要自己管住自己,记住作业,自觉完成。要让他们懂得这些生活学习、行为上的事,是他们自己的事,是他们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完全由自己来承担。
当然学生需要管教,离不开规矩。定规矩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有正确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事,自己负责,不要想推卸责任,让别人替你收拾残局。就打扫卫生而言,有的学生表现为要做,但做的时候就是马马虎虎,扫过的地方,像没扫过。一些学生更是扫完地,扫把一扔,就一边玩去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决不让其他同学来帮忙,我要做的首先是找责任人,把你没干好的地方重做一次,直至干好。其次,我会对学生进行严厉地批评,“你要对你打扫的地方负责,不要想组长和其他同学帮你收拾残局。干不好,再来,直到干好为止。”
虽然只是一件件小事,但我们决不能因为事小就忽视,就纵容学生不负责的行为。如果让这样的孩子长期这样下去,不仅会让他更不负责,同时还会影响其他学生,所以我们一定要教育学生自己的事自己负责。
第二、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体验责任感。
一个班级就是一方小天地。如果说班集体是“魂”,每个学生就是“灯”,那么魂的思维启发和灯的功能发挥,则必须通过责任感来达到最大限度的体现。作为班级的一员,理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责任心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际活动中锻炼出来的。如果老师把对班干部的责任感推广给全班同学,那么全班同学的责任意识都能得到提高。平时我就
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更多的同学参与班级管理,广泛地聘任班干部。同时,我总强调谁都可以当班干部,只要他有一颗对工作负责,对集体负责的心。我也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要求,给每个学生安排一两项为集体服务的固定工作,让他们在班级管理中负一定的责任。
一般情况下,小干部比普通学生有责任心,这是因为老师给予了他责任与信任。我在班内设立了各种各样的岗位,如早读长、每排排长、红领巾佩戴检查长、灯长、桌长、门长、窗长等,把班内大小而琐碎的工作分配到个人,使每个人都是官,都是班内的小主人,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和展示的机会,体验为集体服务的快乐与责任,学会自主管理。这样,全班没有“闲人”和“客人”。而我则站在局外,发挥启发诱导,补充完善,协调督促,适时激励的作用。我每天捕捉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激励。在我的“大力赞赏、大肆鼓吹”下,不但使每个同学在管理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提高了自我管理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关心集体,勤于为集体做好事的责任心。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责任心膨胀了,作为班主任的我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用榜样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在这一点我采用两种方法:
1、教师榜样。教师是学生天生的榜样。在观察研究中发现,在小学阶段,如果班主任带一个班级有两年,那么这个班的学生谈话的语气、办事的风格在很多方面与班主任有类似之处。为此,作为教师更应该严于律己,用自己的人格特征,用自己的言行来教学生负责。当学生看到自己的老师都一丝不苟地对待工作,他们也会有所思、有所感。例如,在一名学生的习作中写道:“当我看到x教师每天七 ……此处隐藏15474个字……兴趣爱好,尊重自己的选择。
⑵ 自信。对自己充满信心,不怕困难,敢于挑战,敢于尝试新事物,并能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
⑶ 自理。能合理地安排时间,能正确权衡学习与玩;自己的东西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能合理消费,正确认识钱的价值。
⑷ 自制。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能支配自己的行动和情绪,不会乱发脾气,不会过分行事;懂得权衡利弊与合理取舍;有明确的目标,会计划过程,不做盲目的事。
⑸ 自立。会自己思考问题,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评价标准;希望得到尊重,敢作敢当,能自己作出选择与决断;能独立学习和生活。
⒉ “对同伴负责”内容板块及其培养目标
⑴ 包容。懂得欣赏差异,能接受不同的人做朋友;懂得理解,能原谅同伴。
⑵ 友爱。乐于助人,懂得什么时候应该给同伴提供帮助,并知道什么样的帮助才合适;善于鼓励同伴,共同进步。
⑶ 合作。懂得与同伴分享,能很好地处理与同伴之间的争吵问题;会想办法,使自己与同伴友好相处;善于倾听,能耐心地听同伴的见解与故事,并能积极为他分担忧愁与出谋划策。
⑷ 真诚。重视自己说的话,对同伴守信用;不欺骗同伴,不拿同伴寻开心;能真心实意帮助同伴,使同伴信任自己,珍惜同伴的友谊。
⒊ “对家庭负责”内容板块及其培养目标
⑴ 自知。能明白自己的家庭角色,不以自我为中心,能懂得自己与家人的关系;看到家人为自己所做的,能知足并有服务于家人的愿望。
⑵ 爱家。懂得体谅家人,能看到父母的辛劳,珍惜家人所付出的劳动,不浪费;懂得爱父母关心家人。⑶ 懂事。能认识家庭危机,懂得为家人分担,能与家人一道面对家庭困境,不一味责怪、抱怨父母,能勇敢地对待生活变故;能理解父母对自己的操心,懂得有事告知,不让家人为自己过于担心;能积极维护家庭形象,不让父母难堪。
⑷ 勤快。能积极做家务,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从小养成为家服务与劳动的观念。
⒋ “对社会负责”内容板块及其培养目标
⑴ 热爱祖国。了解祖国的历史,热爱祖国的河山,关心风土人情,有报效祖国的美好心愿。
⑵ 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⑶ 关心社会。对社会时事关注,能合理认识新闻报道,通过时事来了解社会、了解世界,关心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和平共处,思考自己该怎么做。
⑷ 知书达礼。懂礼貌、讲道德,与人为善,不出口伤人;能继承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懂得爱与奉献;注重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注重实际的行动。
⑸ 勤奋学习。能认识到接受教育是权利,也是义务,努力勤奋学习,誓立大志,为走上社会积极准备。⒌ “对人类的生存环境负责”内容板块及其培养目标
⑴ 热爱自然。对大自然的奥秘充满好奇,勇于探索,了解自然发展规律,懂得人与自然的关系。⑵ 节约。懂得资源有限,能看到人类所面临的危机,能节约生活用水、用电,从小养成节约的习惯。⑶ 爱护环境。了解污染环境的危害,珍惜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不破坏自然环境,积极参与美化环境的活动,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能爱护动物,懂得养护动物,不伤害动物,立志做“地球卫士”!
⑷ 关心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懂得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关心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准则,战争只能破坏人类生存与发展,自觉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
(四) 学生的健全道德人格得以发展。
⒈ 学生的责任感得以增强,具体表现在:
学生的集体观念增强,积极主动参加集体活动的学生越来越多,珍惜集体的荣誉,愿为集体做事。有的学生为了争取到帮集体多做一点事儿的机会,甚至与同学发生“动武”。
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如以前常常有一些顽皮的学生摘学校栽种的迎春花,到了双休日也有一些校外人员采摘,而现在学生行动起来,自觉做了“爱护花草”的警示牌,并设立了“护花天使岗”,每天都有自愿者站岗。
学生劳动的意识增强。校内,我们经常能看到学生拖地、扫地、倒垃圾的身影,不少家长也反映,自己的子女在家能主动帮做家务。社区领导也反映我们的学生在社区做事很主动,很勤快。
学生的服务意识增强。队干部、班干部工作认真负责,班级设立的如“今天我是小门卫”“今天我是班长”“弯弯腰、管管嘴小队”“规范字小队”等岗位到岗认真,值勤负责,有些学生还主动寻找服务岗位,受到大家赞扬。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能够在自己所在的居民区做一些有益的事,如打扫楼道,帮忙送报纸,关心孤寡老人等。针对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孩子们还通过调查、思考写出了高水平的如“电子海洛因”“建筑与环保”的调查报告。
⒉ 个性潜能在研究活动中张扬。
课题组基于学生的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大课题让学生自主选题,自主组织小组,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四年级以《我们未来的家乡》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组织围绕这个主题活动,学生自拟专题:家乡的风景名胜、家乡的历史名人、未来的家乡、我是家乡的小主人等。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专题制定研究计划,他们有的结合课外阅读,有的走访老人,有的拍摄相关图片,还有的当设计师,设计未来的家乡。学生通过实践写出内容丰富的调查报告进行交流,使他们从身边的变化了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并体验到自己也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不仅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也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在动手动脑中升华。⒊ 责任感教育培养了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使他们具有成功者的心态,诚实守信,善于与人合作交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在班级之间、小组之间、学生之间开展竞争,中队委员选举,同学们锋芒尽露;“校园十佳少年”评选,学生们踊跃报名,推荐自己,展示自己的才华,不再感到难为情了。在活动中,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生存既离不开与人合作,也离不开竞争,尤其是未来社会既需要有更强的合作能力和竞争能力,也需要有健康的合作意识和竞争心态。在实践中,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得到了提高。
四、问题讨论
⒈ 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对学生而言,一天在校的学习生活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知识的探索、个性发展的终止。在运行过程中,需多方协调、关心和帮助,需要有认识上和行为上的高度统一。除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与能动性外,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三结合立体网络,互相交错,逐步同化的趋势,以保证其顺利实施和预期目标的实现。虽说在这一方面,我们有了一些举措,但如何推广,让每个家长都能很好地配合是我们还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⒉ 既然是一项研究,就必然涉及到评价的问题。那么,如何建立学生责任感的评价体系?确立评价标准、评价指标?确定评价原则、
评价方法?在实践中,如何具体实施评价,这又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