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琵琶演奏者的自我介绍
在人生这所学校中,挫折是一门必修课。
这门课增加了我们的勇气;增强了我们的意志;坚定了我们的信念,使我们更坚强、更勇敢、更乐观……我有这样的亲身体验。
我爱好民乐,喜欢琵琶。刚学它时,我遇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挫折。这些挫折几乎将我打倒,一度我准备放弃琵琶。当我心灰意冷时,一次成功的登台演出,使我得到了许多人的好评。
我笑了,这次成功使我懂得了挫折的美丽,明白了如果生活中没有挫折,生活就平淡得好似一杯白开水;如果生活中没有挫折,像一望无垠的沙漠,没有一点起伏,那么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
也许,你还在摇头,说这些并不能说服你,那么请看贝多芬。贝多芬双耳失聪,要知道,音乐家失去了听觉就像驾驶员失去了眼睛。但他却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以一句“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让命运使我屈服”激励着自己,继续在音乐领域里奋斗,他创作出了不朽名曲《第九交响乐》。这不仅使他的生活有了美妙的旋律,也为全世界喜欢音乐的人们带去了精彩的生活与美的感受。
司马迁狱中写《史记》;吴承恩在科举中屡遭挫折,但他并没有放弃,写出了《西游记》;一生不得志,生活贫困的蒲松龄创作出了中国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鲁迅在黑暗势力的迫害下,仍能写出众所周知的《彷徨》、《呐喊》……还有全身瘫痪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和他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因患小儿麻痹症而终身残疾的小提琴王子帕尔曼……
当这一个个活生生的实例展现在你面前时,你还摇头吗?你还认为挫折仅仅是阻挡你前进的障碍吗?
其实,生活似大海,挫折就似大海中的波澜,赋予大海以壮丽与神秘;生活如蓝天,挫折如蓝天中的白云,星星点点,却布满天空;生活像一张白纸,挫折则像一支支画笔,为生活这张白纸描绘出美丽的图画;生活是一个乐章,挫折则是这乐章中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奏响的优美乐章……
假如你选择了蓝天,就不要渴望风和日丽;假如你选择了陆地,就不要渴望大陆平坦;假如你选择了海洋,就不要渴望一帆风顺。让我们勇敢地面对挫折,生活因为有了挫折而更加精彩!
第二篇:灵魂的演奏者-海上钢琴师影评
灵魂的演奏者
—《海上钢琴师》主人公分析
2014101116
09戏剧影视文学
灵魂的演奏者
——《海上钢琴师》主人公分析电影是一种艺术,同时也是一种魔术。在它用幻象创造出来的世界里,人们深陷在主人公1990那深邃的眼眸里,思索着他的思索,欢喜着他的欢喜,悲伤着他的悲伤。
1990的一生或许是尴尬的。白人的孩子,由黑人抚养长大,,以海为岸,以岸为海,直到死前的自嘲也是“两只右手在天堂,可是怎么画十字呢?”他也是一开始就被生活选择,以后便不过是顺着生活的大手,继续向前走罢了。
毕竟还有一个人在弹琴,那人便是上帝,而命运,不过是一张假想的船票。
而导演赋予1900的意义,或许代表着一个新世纪的曙光,然而在这个新的世纪,迎接我们的却是频频的战争,不定的时局,漂泊的人生,许多人乘船到纽约寻找自由和幸福,但是在那个仍旧望不到尽头的世界里,又有几个人能真正能真正参与到这种幸福呢?在生命这棵长满可能的树之前,导演所要表达的或许就是这种选择和无法选择的茫然吧。
1990是这个世界灵魂的守望者,他是一个如此通透的人,他能一语道破天机:“你们陆地上的人,总是浪费了太多时间为什么。”他再镜头里面,审视着这些灵魂,从船头到船尾,他看得出偷情的人,看得见混入高层社会的人,看得出尝尽世间悲苦的人,可以说对于这整艘船,他是个观众,所有的人在船上演出到下船时谢幕。独留下孤
独的1990,笑看悲喜。然而悲剧的事情就在于此,一个看透世间角色的人却逃不出自己的角色,终于还是成了一个守望者。
对于这样一个孤独的天才,音乐成为他唯一的寄托。88个琴键是他掌控的规则,是他可以揣测的生命,是一场短暂到可以看得到尽头的旅行。他是一个海上灵魂的驾驭者。海在这部影片中,都作为一个稳定的背景沉静地包裹着他。暗夜的过道里,1900睡着,他脸上的蓝色,是海的目光,波回的摇篮,是海的手,海一直在那里,是他脚下唯一的纯净的土地。影片的镜头很流畅,尤其是在描写海的这一段,有一处是从船在海上漂摇晃,转接到摇篮在船中摆动,仿佛人物的命运和船的命运在这里暗暗地契合,无形的链条,由海来接起。还有一处,是1900和max在波浪中弹奏钢琴,影片中的华丽镜头之一。仿佛,1900驾驭的就是海的旋律,流淌于琴键之上的是海的话语,让人甚至想看看,在他的血管汩汩奔涌的是不是蓝色的海水。他的音乐是发自内心深处对音乐的膜拜,是不拘于任何形式的对音乐由衷的感动,所以他驾驭音乐的能力远超于任何一个名义上的大师,弹奏生活的章法,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天分。
我不想用任何电影的章法去评断电影中的的1990,总觉得那样太过刻板也太过矫情,于是,我选择一个安静的阳光洒满的午后,仔细听听1990用心 弹奏的乐章。从他对音乐的感悟中或许能体会到他内心深处的一二。
当我们听到那个1990为了心爱的女孩所即兴演奏的爱语,钢琴的声音,干净、轻灵,放佛事1900那颗安定的心一般,平缓的旋律倾泻着柔情……
在一个漂浮在海上的乌托邦,能有这样一个1990的纯粹且单纯的音乐圣徒栖息的地方。然而当他从甲板上缓缓走下舷梯时,摄影师并不像其他的同类的镜头的处理方式那样,由近及远的慢慢拉长景深,而让作为主体的1900的身影在以庞大的船体左背景的环境下,越变越小,这是一种真正的渺小。当他一步一步向下走,镜头以同样的缓慢和凝重由远及近,最后渐渐定格,转而我们看到的事舷梯后方的角度拍摄的1900沉重的脚步,以及透过舷梯的缝隙和1900双脚展示给观众的纷繁而凌乱的城市。他站在船板上看到的那些建筑让他感到畏惧,而是因为他看不到世界的尽头。是啊,钢琴的键有始有终,船的甲板有始有终,他可以用有限的键盘奏出无限的乐曲,他可以驾驭这种“有限”,在这里,他就是他。而这个世界呢,没有开始,没有结束,错综复杂的街道,星罗棋布的高楼大厦,有太多的路可以选择,他没有办法去驾驭。驾驭他的人生,他的情感,他的音乐。他只能选择他可以选择,可以驾驭的方式生活,这种方式与世无争,平静自如,不受功名利禄的纷扰。如果一种生活方式,他无法驾驭,他宁可不要!于是他转身回头。
这是一种很特别的表现手法,当影片行进到最后,max问及1900为何不愿离开船的那一瞬间,我们就不难理解1900的答案了——琴键太大,音乐无从而生;城市太大,我们无从而生……
他注定了就是孤立于世的,给你执笔的权利,你也不会往他身上加一点点俗世的幸福,因为他已经如此完美的完成了他的人生,像一部完整的作品,无法再被添加或删剪,即使是他如稀世珍宝般无法被复制的遗憾,以及象牙般光洁无暇的纯望,都是他翅膀上的羽毛,被他细细 ……此处隐藏4033个字……正一些学生不正确的轮指方法和音乐的分句方法,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思维和音乐表现的习惯。
第一段:[1]草原放牧
2/4拍子小快板,在一望无际的茫茫大草原上,一对活泼可爱的小姐妹正愉快地放牧。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和湛蓝的天空、相映成趣,渐渐地白云和羊群融成了一体??这段乐曲原是人们熟悉的一首内蒙儿歌,作曲家在改编中”应用单声部曲式结构,其中两个主题从不同侧面显示了小姐妹的性格特征”。
主题一”由十六小节的复乐段组成,结构规整,e羽调式,旋律中常出现四度八度进行”,使主题旋律欢快明朗,既表达了大草原上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又映现了小姐妹无比喜悦的心情和少年儿童的天真烂漫,朝气蓬勃、朴实矫健。
主题一音乐反复两次,第一次最后一小节和第二次最后一小节e2音,用七指轮来演奏。琵琶在演奏主题一时指甲触弦应短促、音型清晰,乐句与乐句之间要有明显的顿挫,抓住重音和舞蹈性节奏,使音乐具有向前发展的动力。
主题二转4/4拍子,这是主题音乐变奏,具有抒情的特点。演奏时音乐要流畅、激情,气息宽广,乐句行接紧凑,右手弹挑、轮子应均匀。47至57小节换把要准确,左、右手配合得当,仿佛小姐妹手拿牧鞭站在辽阔的草原上放声歌唱。
最后部分是主题再现,作曲家改变了原主题左右手技法。
演奏时应注意低音区的单音、双音,音色要求浑厚。右手触弦结实有力,左手下e1g1e2和音,谱上标记的力度是ff和扫佛指法,实际演奏应减少一点杂音,不要猛敲猛砸产生刺耳。
在琵琶的演奏中,尤其是强力度段落,因为传统扫弦方法,不能充分的利用臂的重力和发力点的调节,很容易会用较大的力度去追求所谓宏大的声音,这样听起来好像乐器发出的声音大了,但是会产生噪音。
就乐器发音的理论和琴弦的振动状态,即使是用较大的力度,也不应该到不能控制的状态,即所谓的”强而不噪,弱而不虚”。而正是这一点对于一些初学者来讲,是不容易做到的。当然我们面对的是大学生,但是有的学生技术上还是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又不要过分的强调力度,不要让学生造成机能状态的紧张。
204拍子双遮分,演奏时中指偏下点。73小节的双弹、弹、挑,要求集中有点,具有穿透力。总之再现部比主题音乐厚实饱满,演奏时动作与音乐效果应密切地统一起来,使乐曲在更为欢快活泼的气氛中结束。
第二段:[2]与暴风雪搏斗
随着从快渐慢的人工泛音,乐曲由1=g转为1=c。晴朗的天空顿时黑云翻滚,霎时间,暴风雨夹杂着大雪呼啸而来,直刮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羊群受惊四处奔跑。为了保护集体的羊群,小姐妹迎着暴风雪,步履艰难地追赶着散落四处的羊群??。
开始2小节用划轮,力度弱起渐强,速度较自由。3至6小节是节奏型紧缩,技法上用挑轮和划,演奏时音头要求干净,弱起渐强的力度控制应均匀,不能忽强忽弱。双弦轮子滑音技巧模仿暴风雪来临前的呼啸声,呼啸声不要太自由按谱上标记的音位演奏,一遍遍地加快速度,力度从弱渐强再渐弱,技法上尽量让指甲碰一点琴弦。第2次呼啸声中又一次出现了号角声,它和引子的号角声不同,出现在琵琶的高音区,音乐高亢激昂、铿锵有力,要用滚来演奏,同时注意扫轮、拂指法的应用。第3次呼啸声大指按一弦,中指同时在二弦上滑奏,演奏中双手的配合要协调。
3/4拍子的应用了京剧锣鼓的”马腿”节奏,这一段乐曲切分节奏鲜明,演奏中小节单位的强弱对比要突出,第三拍八度双音音量应均等,右手弹奏十六分音符要求利索,富有弹性。和声演奏发音整齐,扫弦不能太强。
谱上用双音,实际演奏为了清晰改用单音最后的扫拂和轮拂指法,轮子触弦力度加大,手形坚挺,拂从第一弦开始,手腕和手臂同时运动,情绪激昂,把乐曲逐渐推向高潮。这段音乐起
伏较大,演奏时要严格按照谱上的标记,注意力度、速度、音色、乐感。
第三段:[3]党的阳光照心间
抒情性段落,音乐速度缓慢由原来的2/4节拍转为4/4节拍。开始几小节因暴风雪过后情绪相对平稳,演奏时要处理的平静些,突出她的歌唱性。第一小节节奏自由,长轮从极弱开始渐强,第二小节进入节奏,增强轮子力度,具有颗粒性的同时要有连贯性和完整性。低音支声部挑轮应有纵向点,但是在这一段的演奏和教学中也要注意因为音乐速度的拉伸而形成的音乐惯性,即是不要因为他的拉伸而去影响音乐内在的律动和音乐内在的推动力。
可能在这一段落中,教师会告诉学生”不能慢”,尤其是时值均匀的轮指和无痕迹的换把。再者,这一段具有非常强的歌唱性,音乐的”气韵”也是教学中需及时启发学生的问题。因为在器乐演奏中”气韵”是有的时候容易被忽视的;其次,对于歌唱性的要求,也可以通过一些辅助的办法来解决。如:让学生通过唱的方法,比较透彻地理解旋律,努力做到器乐演奏中所要求的”快而不抢,慢而不拖”。
12小节在歌唱激情时,2弦上的中指摇不能软弱,软弱无力会产生虚浮,刚健有力才能结实。16小节琵音演奏要透明晶莹,12、18、26、27小节单弹用指甲中锋触弦,深点厚点,紧贴琴弦,不能马上离弦,声音要求柔和。20小节快速扫拂情绪激动,扫拂中复调旋律应清晰,两声部结合,点与线要求分明。此时此刻心情要随着乐曲和左右手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乐曲又随心情的变化而变化着,左手吟音的使用也应随情绪的变化加大些。好似小姐妹在冰天雪地中顽强行进时想起了母亲,母亲无比温暖的怀抱使她们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
第四段:[4]千万朵红花遍地开
全曲结束部,再现并展开第一主题。欢快活泼的旋律和琵琶左右手指法的巧妙变化,表现了草原小姐妹的英雄事迹传遍中国大地。演奏时1、2两小节用泛音模仿马蹄声,谱上标记的是f,而实际演奏力度应是ppp~ff,左手食指虚按在弦上,注意音位的准确。3至6小节右手遮分,左手食指移指与打带,模仿蒙古族的四胡和三弦在合奏,演奏中两手要协调统一。23小节快速十六分音符的演奏强弱应有明显的对比,高音区左手大指按弦需灵活,右手弹挑要干净利索,富有颗粒性。乐曲结束在a2音上,要短促、利索。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个教师重视教学环节,对于教学效果来讲,有着多么的重要。在演奏和教学之间,正确的理解,细致的讲解,耐心的辅导和精准的示范,及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实行因材施教,这些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音乐技术和音乐表现也是两个相辅相成的问题,没有一定的技术无法表现音乐,有了良好的技术,却不能正确的运用,也不
能很好的表现音乐。
琵琶独奏曲《草原小姐妹》的教学设计,是本人在多年的演奏教学中取得的一点心得体会,请专家和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袁静芳编著“《民族器乐概论》221页”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3月北京。
袁静芳编著“《民族器乐概论》221一225页”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3月北京。王承植:福建人,中国戏曲学院艺术教育系琵琶教师
《戏曲艺术》2014年第2期
文档为doc格式